冰雪创新,加权赋能:研究成果反哺冰雪人才培养效能
发布时间:2025-03-09 22:30:08 浏览次数: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与载体。近日,系主任刘振忠教授所著《京津冀协同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培养研究》一书相继被燕赵都市报和冰雪头条等媒体对其进行了述评,对其转化成效与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及京津冀体育产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探讨。该书作者也指出:在体育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广阔,三地需深挖自身资源优势,开拓体育产业视野,构建多元赛事及户外运动体系,激发消费活力。同时,更要加快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培养,培养提供更多的富有创新精神,娴熟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体育人才,这是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石保障。
2020年,《京津冀协同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培养研究》一书出版发行,并结合实际工作促进成果转化。依据书中提出的相关对策与设计构建的创新创业型冰雪人才培养模型机,从课堂教学与实践层面聚焦发力,开设相关课程,设计实训模式,实施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坚持赛练训融合教育理念,构建了课内、课外,院内、院外的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冰雪运动系优化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构建多元培养路径,深化“错季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国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结合《京津冀协同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培养研究》的人才培养途径,致力于构建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继而提升全面冰雪体育人培养能力的“理论-实践”双循环体系。面对当前冰雪产业发展态势多元人才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打造实践教学体系,开展特色冰雪活动,将冬奥经济、冰雪旅游、赛事运营等产业前沿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富有企业家思维的管理人才与娴熟技能的冰雪技能人才。截止到2024年,共有五届1728名冰雪运动本科毕业生、四届172名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85%,大部分学生进入学校和冰雪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相当程度上填补了我省冰雪人才紧缺问题,升研、入伍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毕业生在当地学校及部门从业务水平、整体素质等各方面受到一致的好评。
深化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课程体系综合改革,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职业规划类课程,冰雪运动文化与传播课程等。优化课程建设,持续推进冰雪运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群建设,打造国家、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群,并持续推进自编教材,出版高质量冰雪运动类教材,目前已出版教材专著十余本;优化校内外冰雪运动教学资源,持续提升冰雪运动模拟实训中心、冰雪运动(多语言)虚拟仿真实训室和校外冰雪运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目前拥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7家,涉及单位包括滑雪场、滑冰馆、俱乐部、培训机构和大中小学校。
丰富学生活动:冰雪运动系以京津冀协同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培养为目标,举办演讲、经验分享等素质拓展类活动,在第八届河北省“学宪法 讲宪法”大赛暨全国选拔赛素养竞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类竞赛,在河北省近年来的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比赛中取得河北省一等奖、三等奖等多项省级荣誉。定期开展社会行业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先后组建了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团队、冰雪运动技能培训团队、冰雪运动宣讲团队和冰雪运动赛事活动服务团队,承担了全省的冰雪运动技能培训、冰雪运动进校园和冰雪运动文化宣讲任务,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未来,随着京津冀冰雪经济带加速成型,这一模式将持续为区域输送兼具专业技能、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冰雪人才,推动冰雪运动从“小众竞技”向“大众产业”跃迁,书写“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河北新闻网: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深化 专家建言人才培养新路径
冰雪头条:理论专著加速成果转化 创新创业型体育人才为京津冀体育产业发展助力
|
|